close

<<本文發表於農業世界第二四一期(2003.09)>>

一、緣起

隨著時代改變,農耕技術亦有所變革,三十年來在台灣地區實行之慣行農法或單一作物專業區,因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的土壤酸化問題,已受到社會大眾普遍的重視,政府及民間相關農業單位亟思對策改善,又農藥的超量使用,使農藥的殘存變成嚴重問題,現今國人對於無農藥及不使用化肥之有機蔬果渴望殷切,因此如何在農耕技術上尋求突破,生產高品質及物美價廉的蔬果,為現今全體國人極為重要的課題。因此,自然農法之經營與管理則成當務之急,以下介紹本人座落於臺中市近郊中興嶺(馬力埔段)以自然農耕法耕作之蔬果園地 (此園面積310坪) (註一),本園未使用農藥及化肥約七年,本人每日工作時數約二小時,現將其栽植內容及經營方式陳述於後,提供各界參考。

二、EM技術的應用

DSC_0018EM源自於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sm,中文可譯為有益(有效)微生物,EM為日本自然農法國際研究開發中心,依據琉球大學教授比嘉照夫博士,由食品加工使用之微生物及生存於土壤中的微生物,挑選出對動植物有益無害的微生物,計有五科十屬八十餘種經特殊組合培養而成之液體物質,本園則將之運用來發酵有機物,主要有(1)製作廚餘堆肥;(2)將早餐店之殘餘豆渣製成有機堆肥。

經發酵腐熟後所製成之有機肥,長期使用於農地後,對於增強植物之抗病力及提升蔬果的品質與產量,均有滿意的成果,確實值得加以推廣。

 

三、自然農法生態園簡介

         由於國民所得提高,消費習慣改變後,對農業產生了改變,自民國四十年至民國八十九年,臺灣地區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由137美元增加至12,916美元,而恩格爾係數則由55.8降至20.9,顯示每人每年糧食消費支出增加緩慢,其在家計支出中之比重已顯著下降。另外,食物結構也在改變,稻米的消費量逐年減少,魚類及豆類的消費呈緩慢增加,而肉類、乳品、水果蔬菜及醣類等之消費則將持續穩定上升,糧食消費結構的改變,使得臺灣傳統的農業生產無法滿足國內消費需要,部分食物需依賴進口補充,此項消費結構的改變促使吾人發展健康蔬果之迫切性,並進而推廣新式農業栽種技術與管理(相關之經營管理及因應策略容後再行探討),以下,先就自然農法耕作方式作一簡要敘述。

         本園六年多以來係以光合成菌為主菌,乳酸菌、酵母菌、麴菌、革蘭氏陽性放線菌為共生菌(即EM)來發酵有機物以製作有機肥,歷經六年餘之試驗結果,園內土壤中有益菌已成為絕對優勢族群,因而植物的病害鮮少發生,同時蔬果之品質與產量均具一定之水準,值得農耕界加以推廣,以下就本園生態、生產特色及產銷與管理分述如下。

(一) 本園的生態(蟲害很少的主因)DSC_0041

        1. 初期以人工培育小型生態 : 做法係將園內水源每間距4公尺置一個塑膠水桶(容積110公升以上),桶內先裝入泥土約1尺,灌入水後即植入水生植物(如金魚草、睡蓮、水芙蓉等),桶內並放養蓋斑鬥魚及螺類,如此該塑膠水桶即為蛙類,蜻蜓的最佳繁殖場,亦為多數生物之供水站,除了對消滅病媒蚊功效顯著外,對環境絕對不會污染。

        2. 有計畫的保留草相(有別於傳統"除草務盡"之方式) : 草使表土不會直接受到日曬,暴雨時表土也不至於流失,具涵養水分以調節園內的溫度即溼度之功效,同時也是小生物的庇護所,它能提供為藥用植物,它更是稀有微量元素的回饋者,作綠肥使用其腐植酸可改良土壤,為土壤中有機質之最佳來源。(註 : 如遇連日大雨時,孔表土地力喪失應盡速補肥)frog

       3. 不使用農藥三年後的生態 : 首先兩棲類的樹蛙隨處可見,其他小生物如爬樹蜥蜴、臺灣蜓蜥等也比比皆是,其次來覓食與築巢的鳥類也相當多,在我們的想像中不噴灑農藥,大概所有的壞蟲都跑來我們這兒了,殊不知所謂一物剋一物,食物鏈的終究即是平衡的生態,只要不用農藥三年,當工作時即能有蛙鳴與鳥叫陪伴著,這就是人生的最高享受。

       4. 無農藥的本園 : 九十一年起即有中國蜂(野蜂)前來築巢,到目前為止已來了三窩,野蜂解決了大半蟲媒的問題,它亦是有無使用農藥的指標,假若能了解蜜蜂的習性,它確實是人類的最佳夥伴。

 

(二) 本園的生產特色

        原始森林很少有植物病蟲害的問題乃基於植物多樣化,因此有以蔬果同園生產之實作實驗。

        1. 園內有多樣的蔬果 : 眾人皆知不同的果樹有不同之蟲害(蔬菜亦然),假設同園內種植不同的果樹四種以上(蔬菜亦然),

(待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yihsu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